学习也要“荤素搭配”!看大鹏新区葵涌中学如何“玩转”社团

每到周一下午4点50分,大鹏新区葵涌中学的学生们就开始“大走班”,38门社团课程,为学生提供了不一样的成长舞台。

吉他社团

见圳客户端•深圳新闻网12月4日讯(见圳客户端、深圳新闻网记者 凌安儿 谢雨婷)每到周一下午4点50分,大鹏新区葵涌中学的学生们就开始“大走班”。乐器类社团里,以丝竹管弦奏响生命华美的乐章;绘画、书法类社团中,一笔一划勾勒青春;创客室内,天马行空的想象照进现实……38门社团课程,为同学们提供了不一样的成长舞台。

书法社团

学习也要“荤素搭配”,社团从无到有再精简

2014年9月,王建军担任葵涌中学校长后开始启动学校的社团课。“孩子成长过程和他身体成长一样,不能光吃肉不吃菜,要荤素搭配,所以学习中也要有各种课程与提升个人素质相结合,不能光在课堂上学习书本知识,也要给他们一些活动。”据王建军介绍,一开始学校并没有指定社团课程选项,而是让七八年级的学生全员申报,根据学生的兴趣开班。

王建军认为学习要“荤素搭配”

社团课从无到有之后,王建军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“有些学生刚参加社团时兴趣很浓,但是深入学习后发现课程好像并不适合自己,于是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,根据学生的需要,把社团课重新归类精简。”虽然学生大部分都是零基础,但是社团课每学期都会有考核,验收学习成果,并且开展社团节、艺术节等活动,在不占用太多课时的前提下,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,在表演时总能让老师眼前一亮。

古筝社团

38门课程全“免费”,课程体系有“四特”

目前葵涌中学社团涵盖了音乐、体育、美术、益智类、兴趣类、科创类等多个领域,设有38门课程。热门课程有足球、舞蹈、管乐、吉他、书法、国画、素描、校园电视台、机器人、无人机、3D打印。值得一提的是,乐器、工具等教学所需用品均由学校购买,学生无需另付费。

如今社团课在每所学校都开展得如火如荼,葵涌中学的特色在哪里?学校教研负责人徐丹丹表示,葵涌中学的特色不在于课程的开设,而在于学校的社团课程体系,“学校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设了特定课程、特色课程、特长课程、特创课程四大类课程体系,将社团课课程化、体系化,对学生进行系统化培养。”

美术社团

特定课程,即为七八年级学生开展的艺术选修课,其中包含了书法、科幻画、竖笛、白描、舞蹈、吉他等课程,同时为七年级学生开展每周一次的体育选修课,其中包含乒乓球、羽毛球、篮球、田径类、跆拳道、跳绳类等课程;特长课程,则针对有特长的学生开展,包含管乐、足球、校园电视台、羽毛球、乒乓球、素描、机器人、无人机、3D打印等课程;特色课程、特创课程在每周一的下午社团课时间开展,全校学生从38门课程中自主选择。

管乐社团

比赛获奖无数,零基础也有“春天”

近年来,葵涌中学在艺术、体育和创客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,足球、篮球、田径、管乐、舞蹈、戏剧、无人机、机器人、3D打印等社团时常代表大鹏新区参加市级比赛。近日,组建仅2个月的新一届管乐社团还获得了龙岗区第七届交响管乐团比赛金奖,这其中大部分都是零基础的学生。

据统计,全校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、省级奖励4项、市级奖励148项和区级奖励488项。其中校园电视台拍摄的微电影获第四届深圳“雏鹏奖”校园微电影大赛纪录片新秀奖、第五届深圳“雏鹏奖”校园微电影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。创客类获深圳市一等奖5个,二等奖7个,三等奖10个。

[责任编辑:周维朕]